• 91视频看看簧色,91视频WWW免费下载,91视频黄色网,91视频色下载AP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压力容器设计基本知识

    压力容器设计基本知识

  • 发布日期:2017/8/12      浏览次数:1006
  • 提 供 商: 上海91视频色下载APP阀门有限公司 资料大小: JPG
    图片类型: JPG 下载次数: 154
    资料类型: JPG 浏览次数: 1006
    相关产品:
    详细介绍: 文件下载    图片下载    

    压力容器设计基本知识 压力容器设计 压力容器知识 压力容器阀门设计基本知识

    一.之前介绍组合式91视频看看簧色在国华惠州热电应用,现在介绍压力容器设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

    1.1 压力容器设计应遵循的法规和规程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本文简称《条例》), 是国务院2003年3月11日公布的条例,条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原《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本文简称《容规》),此《容规》自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安全监察中,包括的七个环节是: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改造和修理。此规程与《条例》有不一致之处,应按《条例》的内容修改。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此规则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1.2 标准和法规(规程)的关系。

    《容规》第4条规定,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组焊)、安装、使用、检修、修理和改造,均应严格执行本规程的规定;第5条规定:本规程是压力容器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的基本要求,有关压力容器标准、部门规章、企事业单位规定等,如果与本规程的规定相抵触时,应以本规程为准。

       GB150总论第3.1条规定: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除必须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和规章。

       因此,当标准与法规或规程有不一致时,应按法规(和规程)的规定执行。

    1.3 压力容器的含义(定义)

      上海91视频色下载APP阀门有限公司主营阀门有:91视频看看簧色(组合式91视频看看簧色,可调式91视频看看簧色,自力式91视频看看簧色 根据《条例》第八十八条中的规定,压力容器用语的含义是:“压力容器,是指盛装91视频黄色网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2.5MPa·L的91视频黄色网、液化91视频黄色网和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MPa·L的91视频黄色网液化91视频黄色网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1.4 压力容器设计标准简述

    我国压力容器专业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起于五十年代初期。

    1980年起,压力容器设计方面依据为:《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和《钢制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规定》。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是强制性的压力容器国家标准。该标准对钢制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作出具体的规定。是压力容器的基本标准。

    对压力小于O.1MPa的钢制容器的设计,按压力容器行业标准JB/T4735-19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的规定。

    卧式容器和立式容器的设计尚应符合行业标准JB4710-2000《钢制塔式容器》和JB4731-2005《钢制卧式容器》的规定。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标准,是用钢、铝、铜、钛和镍等材料制造的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和验收标准。

     化工行业标准HG20580~HG20585–1998, 是针对化工设备的特点,对钢制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方面提出更详细的规定,有关设计方面的标准是:

      HG20580-1998 《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

      HG20581-1998 《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

      HG20582-1998 《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

      HG20583-1998 《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

     其它配套标准如零部件如封头、法兰、支座、加固圈等标准,材料标准、焊接标准等已日趋完备。

    1.5 D1级和D2级压力容器说明

     根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第三条规定, 压力容器设计类别和级别的划分是:(一)A类、(二)C类、(三)D类和(四)SAD类。其中D类又分:D1级和D2级。

    1.D1级 系指*类压力容器

    2.D2级 系指第二类低、中压容器

    *类和第二类的具体划分见《容规》第6条的规定。

    注:压力等级的划分是:按容器的设计压力P的大小,其中:

    (一) 低压(代号L)0.1MPa≤ P <1.6MPa

    (二) 中压(代号M)1.6MPa≤ P <10MPa

    压力容器设计基本知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简称GB150),包括正文十章和八个附录。

     十章正文目次是:①范围;②引用标准;③总论;④材料;⑤内压圆筒和内压球壳;⑥外压圆筒和外压球壳;⑦封头;⑧开孔和开孔补强;⑨法兰;⑩制造、检验与验收。

     八个附录中,属于标准的附录有:附录A  材料的补充规定;附录B  超压泄放装置;附录C  低温压力容器;附录D  非圆形截面容器。属于提示的附录有:附录F  钢材的高温性能;附录G  密封结构;附录H  材料的指导性规定;附录J  焊接结构。

       标准的附录E  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已被新发布的JB4744-2000《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试验》所代替。

    1.范围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要求”。

    即是说:GB150是碳素钢、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制的压力容器,在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标准中规定适用的压力容器的设计参数的范围是: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

    适用的设计温度范围按钢材允许的使用温度而定。

    对于D类压力容器,设计压力范围应小于10MPa。

    在GB150的1.3和1.4中,还规定出不属该标准规定范围的各类压力容器,

    其中有:直接用火焰加热的容器;核能装置中的容器;经常搬运的容器;设计压力低于0.1MPa 的容器;真空度低于0.02MPa的容器;要求作疲劳分析的容器;内直径小于150 mm的容器;此外,还有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设备中自成整体的受压器室,以及已有其他行业标准的容器,诸如制冷、制糖、造纸、饮料和搪玻璃容器等。

    2.标准

    在GB150所列的引用标准中包括GB 、GB/T、JB 和JB/T四种代号的标准,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性标准(性标准一经采用,即具有强制性的性质)。GB/T是性的国家标准,JB是机械工业的行业标准,JB/T是机械工业性的行业标准,而JB或JB/T中排号为4XXX号码的,规定为压力容器行业的标准。例如:

    国家强制性标准:GB6654-1996《压力容器用钢板》; GB4237-92《不锈钢热轧钢板》

    性标准:GB/T22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T1804-92《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压力容器行业标准: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标准一经被引用,即构成该标准的条文。在GB150第2章中,列了45个引用标准。从2004年4月1日起尚应实施下列标准:

    JB/T4736-2002 《补强圈》

    JB/T4746-2002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JB/T4747-2002 《压力容器用钢焊条订货技术条件》

    JB/T4711-2003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3.总论

     在“总论”一章中,对下列的8个方面作了规定:

    ①标准与相关法规和规章的关系;②设计和制造压力容器单位的资格和职责;③容器的范围;④压力、温度和厚度的定义;⑤设计参数选用的一般规定;⑥材料许用应力确定的依据和取值的规定;⑦焊接接头系数的确定;⑧压力试验(液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和试验压力的规定。

    3.1《条例》对设计单位的规定

    《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压力容器的设计活动。

    (一)有与压力容器设计相适应的设计人员设计、审核人员;

    (二)有与压力容器设计相适应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3.2 GB150-1998对设计单位的资格和职责规定

    资格 容器的设计单位必须具备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应持有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压力容器的设计必须接受国家质检总局相关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

    职责 应对设计文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容器的设计文件至少应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样。容器设计总图应盖有容器设计资格印章。

    3.3 管辖的容器范围划定

         GB150管辖的容器,其范围包括壳体及与其连为整体的受压零部件,且划定在下列范围内。

    3.3.1 容器与外部管道连接:焊接连接的*道环向接头坡口端面;螺纹连接的*个螺纹接头端面;法兰连接的*个法兰密封面;

    3.3.2 接管、人孔、手孔等的承压封头、平盖及其紧固件。

    3.3.3 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接头以外的元件,如加强圈、支座、裙座等。

    3.3.4 超压泄放装置和仪表附件。

         详见GB150中的3.3.1 至3.3.4条的规定。

    3.4 定义及含义

    3.4.1 压力 除注明者外,均指表压力。

    3.4.2 工作压力(PW) 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高压力。

    3.4.3 设计压力(P) 指设定容器顶部的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得低于工作压力。即P≥PW。

    3.4.4 计算压力(PC) 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件厚度的压力,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当元件所承受的液柱静压力小于5%设计压力时,可忽略不计。故PC≥P;

    3.4.5 试验压力(Pt) 指压力试验时,容器顶部的压力。

    注:试验用压力表口设计位置应位于容器顶部。

    3.4.6 设计温度 指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设定的元件的金属温度(沿元件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设计温度与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

    3.4.7 试验温度 指压力试验时,壳体金属的温度。

    3.4.8 各种厚度

    3.4.8.1 计算厚度δ 指按厚度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厚度。

    3.4.8.2 设计厚度δd  指计算厚度(δ)与腐蚀裕量(C2)之和。即

        δd = δ+C2, 因此δd ≥ δ

    3.4.8.3 名义厚度δn  指设计厚度(δd )加上钢材厚度负偏差(C1)后向上圆整至钢材标准规格的厚度。即标在图样上的厚度。

        δn≥(δd + C1)

    3.4.8.4有效厚度δe  指名义厚度(δn)减去腐蚀裕量(C2)和钢材厚度负偏(C1)。

    δe  =δn-C1-C2

    =δn-(C1+C2)=δn-C(厚度附加量)

    注:如设定圆整量为C3,各厚度的关系为:

        δn=δ+ C1+ C2+ C3

        δe=δ+ C3=δn-(C1+C2)

        δd =δ+ C2

    3.5 设计的一般规定

    设计的一般规定,是对设计压力、设计温度、载荷、壁厚附加量和小厚度选用等的规定。

    3.5.1 设计压力(P)的确定

      1)内压容器

    ①容器上装有超压泄放装置(安全阀)时,容器的设计压力确定的步骤如下:

         确定安全阀的开启压力PZ ,取PZ≤(1.05~1.1)PW.当 PW<0.18MPa时,可适当提高PZ相对于PW 的比值。再令P≥ PZ 。

         ②容器上装有爆破片:P = P b + ΔP 

         式中:P b为设计爆破压力,其其值等于低标定爆破压力Ps min加上所选爆破片爆破范围的下限(取值);

         Δp 为爆破片制造范围上限。

         低标定爆破压力Ps min和上下限查表B2和表B3。

         ③容器上无安全阀,但出口管线有安全阀:P≥P z +Δh. Δh为容器到安全阀的压力降。

         ④容器的压力源如与泵直接连接,则可有下列情况:

         容器位于泵的出口侧,设计压力应取下述情况中的大值,泵正常入口压力+正常工作扬程;泵大入口压力+正常工作扬程;泵正常入口压力+出口全关闭时的扬程。

         容器位于泵(压力源)的进口侧,且无安全泄放装置时,取P=(1.0~1.1)Pw,并以 P=-0.1MPa进行外压校核。

    2)外压、真空容器及夹套容器(按外压设计)

         ①确定外压容器的设计压力时,应考虑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大内外压力差。

         ②确定真空容器的壳体厚度时,设计压力按承受外压考虑。当装有真空泄放阀时,设计压力P=1.25ΔP  式中ΔP为大内外压力差,或 P=0.1MPa两者中的低者。未装真空泄放阀时,取P=0.1MPa。

         ③夹套容器:

         带内压夹套的真空容器:内筒为真空,设计压力=真空设计的外压力(按②条)+夹套内压力,并以1.25倍的夹套外压力核定内筒的外压稳定性。夹套按内压计算。

         带真空夹套的内压容器(即夹套为负压,内筒为正压):内筒的设计压力=内筒的压力+0.1MPa,并核对在夹套试验压力下的稳定性;夹套按②考虑。

    3)盛装液化91视频黄色网的容器

    对盛装液化91视频黄色网的容器,在规定的充装系数范围内,设计压力应根据工作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金属温度确定。

    设计压力按《容规》第34条的规定。常见介质的设计压力按《容规》第36条中表3-3的规定。由于液化91视频黄色网多属有毒或易燃性质,且设计压力多数为中压,因此应注意设计的范围,分辨容器的类别。

    3.5.2 设计温度的确定

       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高温度。

       在任何状况下,元件金属表面的温度不得超过金属的允许使用温度。

       对于00C以下的金属温度,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低温度。

    3.5.3有不同工况的容器

     对有不同工况的容器,应按苛刻的工况设计,并在图样或相应技术文件中注明各工况的压力和温度值。

    3.5.4  载荷

       设计时应考虑的载荷有:内压、外压或大压力差;液体静压力;根据容器的具况,还可能考虑自重,内件重和附属设备等等的影响(详见GB15O的3.5.4条中的内容)。

    3.5.5  厚度附加量

       厚度附加量C由钢材厚度负偏差C1和腐蚀裕量C2两部分组成。

                     C = C1 + C2

    钢材厚度负偏差C1按钢材标准的规定;当钢材厚度负偏差不大于0.25mm,且不超过名义厚度的6%时,厚度负偏差C1可忽略不计。如选用GB6654-1996《压力容器用钢板》标准,其厚度负偏差C1可忽略不计。腐蚀裕量C2  为防止容器元件由于腐蚀、机械磨损而导至厚度的削弱减薄,应考虑腐蚀裕量。对有腐蚀或磨损的零件,应根据预期的容器寿命和介质对钢材的腐蚀速率而定。

       注:腐蚀分类:

    ①均匀腐蚀 金属表面出现各部分的腐蚀速度大致相同的连续腐蚀;

    ②非均匀腐蚀 金属表面各部分具有不同速度的连续性破坏;

    ③局部腐蚀 局部发生腐蚀,如点蚀(呈一个个的点状)和斑点腐蚀(呈一个个的斑点状);

    ④应力腐蚀 由侵蚀介质和应力同时作用下所导致的腐蚀;

    ⑤晶间腐蚀 是金属晶粒界面的腐蚀。

    标准中的材料的腐蚀速率,是对于均匀腐蚀而言,亦即钢材表面的腐蚀速率(毫米/年)各处基本相同。

    腐蚀裕量C2 = 腐蚀速率 X 设计使用年限

                (毫米/年 X 年 = 毫米)

    在考虑腐蚀的同时,也应考虑容器可能发生的机械磨损。

    此外,由于金属所处的介质情况(如介质的腐蚀性、浓度和温度)不同,腐蚀程度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的腐蚀裕量。

    GB150中规定“介质为压缩空气、水蒸气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容器,腐蚀裕量不少于1 mm”。

    3.5.6 小厚度

       容器在较低内压力作用下,按厚度计算方法得到的厚度很小,虽然能满足容器的强度要求,但刚度不够。为解决刚度问题,GB150中规定了壳体加工成形后不包括腐蚀裕量的小厚度:

       a)对碳素钢、低合金钢制容器,不小于3 mm;

       b)对高合金钢制容器,不小于2 mm。

       因此,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的容器的小名义厚度应不小于4 mm。

    3.6 许用应力

    容器使用钢材常用指标是力学性能,在D类容器中,主要指标是材料的抗拉强度σb和屈服点σs(或σ0.2)。

    容器使用中达到屈服或断裂时即为破坏,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控制容器的材料受力处在安全范围内,即除以系数n,n称为材料许用应力系数(即是设计安全系数)。

    从钢常温抗拉强度考虑,设计安全系数取3;

    按钢的设计温度下的屈服强度考虑选用的设计安全系数:对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取1.6;对高合金钢取1.5。

    将钢材的抗拉强度σb和屈服点σs分别除以各自的设计安全系数后,取二值的小者作为材料的许用应力。

    说明:考虑安全系数是基于如下因素:

    ①材料的性能稳定性存在偏差;②估算载荷状态及数值偏差;③计算方法的程度;④制造工艺及允许偏差;⑤检验手段及严格程度;⑥使用中的操作经验等六个方面。

    在确定具体材料的许用应力时,还要结合材料的质量因素。

    GB150所用钢板材料的许用应力按GB150标准的第4章各材料表中的规定。

    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是从考虑屈服的情况考虑,安全系数选高了一些,详见GB150表3-1和表3-2。

    3. 7  焊接接头和焊接接头系数

    3.7.1 焊接接头分类和要求

    压力容器筒体与筒体,筒体与封头的连接,封头的拼接,不允许采用搭接结构。也不允许存在十字焊缝。

        容器主要受压部分的焊接接头分为A、B、C、D 四类,具体规定是:

       a)A类焊接接头 圆筒部分的纵向接头,半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接头,各种凸形封头的所有拼焊接头,嵌(qian)入式接管与壳体对接的接头。

       b)B类焊接接头 壳体部分的环向接头,锥形封头小端、长颈法兰等与接管连接的接头。

       c)C类焊接接头 平盖、管板与圆筒非对接连接的接头,法兰与壳体、接管连接的接头,内封头与圆筒连接的搭接接头。

       d)D类焊接接头 接管、人孔、凸缘、补强圈等与壳体连接的接头。

     压力容器的所有A、B类焊接接头均需按GB150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规定进行无损检测(RT或UT)。

       下列情况的压力容器的A类及B类焊接接头应进行99%射线或超声检测(材料厚度≤38mm时,应采用射线检测):

    ① 第二类压力容器中,易燃介质的反应容器或储存容器;

    ② 设计压力大于5.0MPa的压力容器;

    ③ 筒体厚度大于30mm的碳素钢和厚度大于25mm的低合金钢或奥氏体不锈耐酸钢制压力容器;

    ④ 盛装高度和极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

    ⑤ 耐压试验为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

    ⑥ 使用后无法进行内部检验或耐压试验的压力容器;

    ⑦ 焊缝系数为1.0的压力容器(无缝钢管制的筒体和压力容器本体后焊接的一条环焊缝除外,但应提供保证其焊接质量的相应焊接工艺);

       图样规定进行局部无损检测A类和B类焊接接头,局部无损检测的检测长度为不少于每条焊缝长度的20%,且不小于250mm。且下列焊接接头应全部检测:①所有的T型焊接接头;

    ②开孔区域内(以开孔中心为圆心,1.5倍开孔直径为半径的圆内)的焊接接头;③被补强圈支座垫板等其他元件所覆盖的焊接接头;

    ④拼接封头和拼接管板的焊接接头;

    ⑤公称直径大于250mm接管的环焊缝按容器本体考虑。合格级别按容器要求。

       除另有规定,不允许采用降低焊接接头系数而不进行无损检测。

       设计用的焊接结构可参见GB150的附录J。焊接结构。

    3.7.2 焊接接头系数

        焊接接头系数ф应根据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型式及无损检测的长度比例确定。

       注:焊接接头系数有的称为焊缝系数,即是焊缝的强度与母材强度之比。

       双面焊对接接头和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的对接接头:

        99%无损检测 ф = 1.00

         局部无损检测 ф = 0.85

         说明: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的对接焊缝,是指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焊缝,按双面焊评定(含焊接试板的评定),如氩弧焊打底的焊缝或带陶瓷、铜衬垫的焊缝等。

    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

    99%无损检测 ф = 0.9

    局部无损检测 ф = 0.8

    说明:这里应注意到1)是对接接头;2)全焊透结构;3)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垫板如何才算密贴,看法并不一致,一般以焊接工艺评定为准。

    3.8 压力试验和试验压力

         压力试验是容器制造中检查容器质量的必需工序。它主要检查容器的强度、刚度和焊接接头及可拆的密封连接处的密封质量。压力试验方法有液压试验、气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压力试验的种类、试验压力值和要求,应在图样中注明。

    3. 8。1 液压试验

       液压试验是压力容器常用耐压试验方法。试验液体一般采用水,也可采用不致发生危险的其它液体。

       对奥氏体不锈钢制造的容器水压试验应控制水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

    3.8.1.1内压容器

    液压试验     PT  = 1.25P [σ]/[σ]t

    式中P-- 设计压力 MPa ;

        PT -- 试验压力  MPa

    [σ] -- 容器元件材料在试验温度下的许用应力, MPa

         [σ]t -- 容器元件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此液压试验压力PT为常用的压力,也是小试验压力。

    如果名义厚度远大于计算厚度,为达到试验的目的,也可适当的提高试验压力,但确定新的试验压力值时,应进行应力校核,用试验压力值计算的换算应力σΤ应符合如下规定:

         бs(б0.2)—圆筒材料在试验温度下的屈服点(或残余变形为0.2%时的屈服强度), MPa

    3.8.1.2 外压和真空容器,

    以内压进行液压试验: PT= 1.25 P

    容器液压试验合格的条件是:①无滲漏;②无可见的变形;③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

    3. 8。2 气压试验

    对于不适合作液压试验的容器,例如容器内不允许有微量残留液体,或由于结构原因不能充满液体的容器,可采用气压试验。

         内压容器的气压试验压力PT= 1.15 P[σ]/[σ]t,设计校核结果,应满足如下要求:外压和真空容器,以内压进行气压试验,气压试验压力为:PT = 1.15 P气压试验应有安全措施,该安全措施应经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单位安全部门检查监督。试验所用91视频黄色网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91视频黄色网,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压力容器气压试验用91视频黄色网的温度不得低于150C。设计采用气压试验,应注明安全要求。

    3.8,3 气密性试验:

    压力容器的气密性试验要求,见《容规》第101条和第102条的规定。

    介质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的压力容器,应在压力试验合格后进行气密性试验,需作气密性试验时,试验压力、试验介质和检验要求应在图样中注明。

       夹套容器压力试验的试验压力和方法,应在图样中注明。

    4.对材料的要求

    GB150在压力容器用钢的要求方面含三部分,即:

    ①正文第4章:材料;

    ②附录A(标准的附录):材料的补充规定;

    ③附录H(提示的附录):材料的指导性规定。

    在这些章节中,主要是对受压元件用材料的规定。

    GB150对受压元件未定义。

    注:根据《容规》第25条规定,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是:压力容器的筒体、封头(端盖)、人孔盖、人孔法兰、人孔接管、膨胀节、开孔补强圈、设备法兰、球罐的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以上的设备主螺栓及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法兰。

    4.1 选择压力容器用钢应考虑的因素

    1)选材地合理性是保证压力容器设计质量的关键环节,压力容器选择受压元件用钢材时,必须选用GB150第四章的材料表中列出的钢材。而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焊接者,也应选用焊接性能良好的钢材。

       2)选择压力容器用钢应考虑的因素有:压力容器的使用条件,如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介质特性和操作特点;可焊性良好;制造工艺的可行性(加工难度)和经济合理等。

    说明:可焊性方面,应靠虑控制钢的含碳量或碳当量,含碳量大的,焊接性能下降,容易产生裂纹,且塑性下降,不利于冷热成形,压力容器焊接用钢的碳含量应为C≤0.25%。

       从钢的冶炼上,应采用平炉电炉或氧气转炉冶炼的镇静钢。因为沸腾钢中含有FeO,脱氧情况差,成材率虽高,但质量差。镇静钢是一种充分脱氧的钢,成材率较低,但钢中杂质少,气泡和疏松性少,质量高。

       目前,由于平炉冶炼时间长,占地面积大,生产效率低,此法逐步被淘汰。

       降低钢中的硫、磷含量:因为硫、磷均为钢中的有害杂质,硫与铁在晶界处生成低熔点硫化铁(FeS),热加工时易产生热脆,即称热脆性,焊接时,硫和氧结合产生SO2 使焊缝中产生气孔和疏松,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磷与铁形成磷化三铁(Fe3P),明显的降低钢的塑性韧性,尤其是低温时更差,属冷脆现象,磷过多,焊接变坏,易产生裂纹。

       由于磷和硫是矿石中带来的,随着冶炼技术的进长和压力容器质量要求的提高,磷、硫含量将逐步降低,要求的磷、硫含量为:P≤0.030%;S≤0.020%.

    3)GB150中对材料的修改情况是:

    2002年起,取消Q235-A.F和Q235-A钢板在受压元件中的应用;

    《制造许可》中规定,对用于焊接接构的压力容器用钢磷、硫含量:磷P≤0.O30%,硫S≤0.020%。,并规定钢的含碳量应不大于0.25%,且按下式计算的碳当量Ceq不大于0.45%。

    Ceq = C + Si∕24 + Mn∕6 + Ni∕40 + Cr∕5 + Mo∕4 + V∕14

    沸腾钢不允许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受压元件。

     4)Q235钢板:在图样的材料明细表中不得只标Q235,应根据设计须要在尾部带上“-A或-B或-C”,Q235钢板的具体数据见下表:

    4.2D类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板

    在D类压力容器中,主要使用GB150的表4-1“钢板许用应力”列入的下列钢板:

      1)碳素钢板:使用Q235-B 、Q235-C 和 20R钢板。

      Q235-B钢板(GB912和GB3274)的适用范围:容器设计压力 P≤1.6MPa; 钢板使用温度为0~3500C;用于壳体时,钢板厚度不大于20mm;不得用于毒性为高度或极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在表4-1中所列许用应力值,已乘质量系数0.9。

      Q235-C钢板(GB912和GB3274)的适用范围:容器设计压力 P≤2.5MPa,钢板使用温度为0~4000C。用于壳体时,钢板厚度不大于30mm20R钢板(GB6654)的应用:用作壳体时,适宜厚度不超过30mm;使用温度建议为-19~4750C;为避免增加试验项目,当使用温度低于00C时,建议使用厚度小于25mm;使用温度低于-100C时,建议使用厚度小于12mm。

        2)低合金钢板:使用 16MnR(GB6654)和16MnDR(GB3531)钢板

       16MnR钢板:常温使用时的厚度不宜超过30mm;使用温度建议为-19~4750C。使用温度低于00C时,建议使用厚度小于35mm;使用温度低于-100C时,建议使用厚度小于20mm,以避免增加试验项目。16MnDR钢板:使用的高温度为3500C,厚度不宜超过35mm。对于有经验的设计单位,也可选用GB6654中的15MnNbR和,15CrMoR;GB3531 中的15MnNbDR 和09MnNiDR。

    3)高合金钢板:经常使用奥氏体不锈钢板(GB4237):用于清洁美观的压 与本产品相关论文:200X先导隔膜式水用91视频看看簧色安装要求 

     
    网站地图